清晨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病房,61岁的王先生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朝阳,神情平静而愉悦——他今天要出院了。一个月前,他还因胃癌的折磨而痛苦不堪,进食困难,体重骤降15斤。
然而,在深圳前海泰康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团队的联合救治下,他成功完成了高难度的胃癌根治手术,并迎来康复的曙光。这场跨越600多公里、耗时7个多小时的求医之旅,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重生,更是现代医疗技术应用、多学科高效协作与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医疗资源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
远赴“千里”求医
当王先生被确诊为胃癌时,这个普通的湖南家庭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频繁的呕吐、急剧下降的体重,以及当地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让家属们心急如焚。患者女儿王女士回忆道:“我们咨询了好几家大医院,但床位紧张,专家号也排不上,父亲的情况真的耽误不起。”
转机出现在朋友的一个建议。“我朋友也是一名医生,他了解到深圳前海泰康医院有手术机器人,而且除了有自己的专家,还可以邀请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来会诊和手术,就推荐我过来。”王女士立即决定带着父亲驱车前往。七小时的车程,六百公里的距离,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抵达医院后,医院在24小时内就组织了多学科会诊,并迅速联系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专家陈创奇教授。这种高效的响应速度,让原本焦虑的家属看到了曙光。
48小时的生命攻坚战
从王先生入院的那一刻起,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就拉开了序幕。普外科周杰主任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原肝胆外科主任,他带领胃肠外科周平主任团队第一时间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考虑到胃癌且伴有淋巴结转移风险,医院立即组织呼吸内科、放射影像科、内镜中心、病理科、麻醉科等开展多学科诊疗,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了最优治疗方案。
手术室里,通过机器人辅助技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创奇教授与周平主任团队密切配合,三维成像摄像头提供真实清晰视野,同时器械小巧,支持在狭小空间内精细操作,更大限度保护周边神经和血管。机械臂灵活的操作性能,使得深部淋巴结的清扫变得更为彻底,患者的创伤也降到最低。数小时的手术过程中,共清扫44个淋巴结,出血量也非常少。
术后恢复同样令人惊喜。因为使用机器人辅助技术,降低了传统胃癌手术后的胃管痛苦,疼痛评分也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这里的医生很专业也很有耐心,特别是周平主任,会用很通俗的语言给我们讲解这个手术方案,会安抚我爸的紧张情绪,护士的护理工作也很细致专业。”王女士告诉记者。
打造大湾区医疗协作新标杆
这次成功的救治案例,生动诠释了深圳前海泰康医院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医疗协作模式。该院不仅拥有知名大学附属医院和大型三甲医院的自有专家团队,还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深度合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科室主任及专家每周来深圳出诊、开展手术,真正实现了大湾区优质医疗资源的无缝对接。
据悉,该院普外科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原肝胆外科主任、“国之名医”周杰教授领衔,汇聚了来自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医生团队,形成了以肝胆胰脾、胃肠疾病为核心的特色诊疗体系。手术机器人的使用,更是将精准医疗推向新的高度,为复杂病例的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
深圳前海泰康医院表示,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入打造更广阔的医疗协作平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医院将为更多内地和港澳患者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医疗服务。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与网友投稿,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dg.woxiangcaifu.com/9109.html